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动态

以“真金白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市科技局支持企业科技创新4条措施》精准滴灌企业,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时间:2025-10-20 12:09 来源:长春政务
【字体: 打印


民营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直接关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近日,市科技局直面企业创新堵点,从现有政策中精准遴选企业关注度高、落地效果好的“最优选项”,制定了支持企业科技创新4条措施,打通政策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畅通创新资源向企业一线集聚的通道,全面激活转型升级引擎,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聚链成势”协同联动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向奔赴”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含金量”。此次措施绝非泛泛而谈,而是拿出了“真金白银”的硬投入。措施明确实施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最高给予200万元补助,支持企业自主攻关或产学研联合攻关产业关键技术,这为企业实质性减负、大胆投入研发注入了强心剂,极大地激发了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内生动力,实实在在地降低了企业攻关关键技术的成本与风险,让科技创新从“想法”更快地变为“成果”。

“科技创新政策的出台目的,就是要聚焦科技企业创新需求,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企业能自主攻关的支持企业自行攻关,企业自己解决不了,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攻关,建立政产学研协同、地校院企携手机制,引导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增量提质、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市科技局局长于柏生表示。

今年,市科技局设立长春市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企业围绕创新需求,自主攻关或产学研联合攻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在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卡脖子”技术难题,支撑和引领“3转4强7新”产业创新发展。目前项目已经完成评审公示,拟立项支持35个项目,将在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光电信息、新材料、农业、医药健康等重点产业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产生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育苗成林”梯度培育

厚植科技创新沃土

政策惠企,重在精准与实效。科技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正是这一政策的生动体现。对新认定高企给予最高10万元、重新认定高企最高5万元的直接补助,更以最高100万元的研发投入后补助,激励企业大胆创新。这套政策组合拳方向明确,覆盖企业全成长周期,既聚焦主体培育,也攻坚产业关键技术,以实实在在的投入换取企业创新活力的充分涌流。

企业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从初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到成长的“高新技术企业”,再到引领行业的“雏鹰”“瞪羚”,不同阶段诉求各异。此次措施分阶段、差异化的支持,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一份正式的创新认证,极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信誉与品牌价值,让企业敢于投入、乐于投入,实现了惠企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加持,我们期待更多企业投入创新、深耕研发,在技术攻坚中开辟新赛道,在产品迭代中满足新需求,把创新活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针对技术难题,支持企业面向全国发榜征集创新主体揭榜攻关,我们与企业一起组织发榜、评榜、揭榜,推动尽早攻破难题。同时,希望企业能够与高校院所合作,对企业的技术转让、技术许可等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给予一定资金补助。”于柏生表示。

市科技局不断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多方向持续优化政策支持,精准灌溉,促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聚焦企业主体培育,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予以补助。聚焦企业技术创新,实施汽车、高速智能动车组、轨道交通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等产业科技专项,实施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揭榜挂帅”项目,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项目。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激发创新澎湃动能

创新驱动发展,谁能更好地滋养创新的“种子期”,谁就能赢得未来的产业高地。长春未来种子基金,直面痛点,以高达50%的容错率“投早、投小、投科技”,以“容错”机制破解“不敢投”难题,彰显了政府与早期科创企业共担风险、共创价值的决心与诚意。

“聚焦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发展弱’等痛点,我们通过组建未来种子基金,实施先投后股等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助力民营科创企业成长发展。”市科技局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处副处长曾亚琼介绍,未来种子基金单个项目可获得最高500万元的股权投资。不同于追求短期收益的市场化基金,种子基金设立50%的容错率和尽职免责条款,允许最高50%亏损,评价核心是整体政策效能而非单一收益。此外,种子基金注重投后赋能,初步形成种子基金+银行信贷+股权接力+创业培训+产业合作的投后赋能体系。

“先投后股”创新支持模式,财政资金以科技立项形式先行注入企业,支持其研发、中试及成果转化,待企业发展至市场化融资阶段,再按约定将前期资金2/3转为企业股权,1/3以无偿资助形式给予企业。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补贴“单向输出”的局限,既解决了企业早期“无抵押、贷不到”的融资困境,又通过股权转化实现财政资金的循环使用与效能放大。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组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通过政府基金“以投代拨”,按照等级和期限投资科技型初创企业,全力将科技成果留在本地转化。

为保障政策落地见效,市科技局还制定了《实施细则》,细化了申报条件、申报材料、执行部门等内容。企业可在长春市科技局网站查看《实施细则》,结合实际申报。市科技局将实行“清单化、责任化、时限化”一体化推进,跟踪督促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发挥实效,切实增强企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市科技局支持企业科技创新4条措施

(审议稿)

为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如下措施。
  一、支持企业关键技术攻关。实施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企业自主攻关或产学研联合攻关产业关键技术,重点项目最高给予200万元补助,其他研发项目给予50万元补助。
  二、着力提升科技型企业数量。对取得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编号的企业给予5000元补助。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最高给予10万元补助,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最高给予5万元补助。
  三、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规模以上企业,按不超过企业研发费用增量5%,最高给予100万元补助。
  四、强化基金投资功能。长春未来种子基金容错率50%,投早、投小、投科技,企业最高可获得500万元股权投入支持,并为企业提供优质专业的投后服务。

 

初审:付双举

复审:夏晓波

终审:王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