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深入开展综合货运枢纽建设,全面提升区域联通水平与协同发展能力,支撑带动粮食、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高效运转。2024年,在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补链强链绩效评价中获得“A”的好成绩。
长春市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专班,要求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长春新区树立一盘棋思想,支撑带动产业发展。哈长两市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做好区域规划,从“基础设备及装备硬联通、规则标准及服务软联通、建立健全一体化运营机制”三方面入手,重点发展公铁联运、交邮融合、平急两用应急储备等领域,全力构建哈长双城“一轴、两带、三核、五组团、多点”的综合货运枢纽体系。
编制了《长春综合货运枢纽专项规划》,在中心城区构建“两港、八园”的货运枢纽布局体系,谋划62项中心城区重点项目,力争到2030年,实现“扩腹地、降成本、提效率、优布局、调结构、强服务”六大目标,基本完成内贸节点到国际门户、过货经济到枢纽经济、销地市场到集散中心的转变。目前,已启动建设补链强链项目15个,陆续投入运营10个,完成核定投资19.4亿元。
聚焦万亿级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积极打造“产前快速集散、产中智能仓储、产后快速疏运”的全链条汽车物流网络,指导一汽物流等企业制定《物流园区服务规范及评估指标》等12个规则标准,建设一汽物流、华航集团等3个综合货运枢纽项目,新建仓储面积43万平方米,升级改造商品汽车铁路发运中心,年整车运输能力由65万辆提升至110万辆。推动华航集团建立商品汽车集装箱多式联运体系,研发集装箱折叠载运工具,运输效率提升25%。指导长春国际陆港开展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公铁联运,为一汽、福耀玻璃等企业提供稳定的供应链保障。
长春市下辖的榆树、农安、公主岭3个县产粮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长春市主动担起粮食集疏运的重要责任,依托德翔粮食物流枢纽、长春国际陆港等节点,加快布局建设公主岭鸿丰物流园、榆树东北粮贸中心等粮食运输集散基地,改造升级德惠、公主岭等粮食主产区铁路场站设施,构建跨区域的粮食物流线路,大力发展粮食运输公铁海多式联运,畅通东北地区经大连,锦州、营口至东南沿海,哈长至华中、华南的“北粮南运”大通道。
以长春国际陆港为核心,推动建设中欧班列信息化平台,完善枢纽装卸分拨设备设施,开设覆盖俄罗斯、德国等3个国家18个城市的中欧班列线路,新增同江、绥芬河、二连浩特3个出境口岸,进一步打通中蒙俄经济走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京哈走廊以及东北物流大通道等国家级物流大动脉。
符拉迪沃斯托克获批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以来,以长吉珲大通道为路径,积极推动借港出海,畅通内贸外运通道。大力发展TIR运输,长春陆港捷运等4家企业取得相关资质。围绕长春兴隆铁路口岸打造我省内陆开放核心区,加强与辽港业务合作,推动海铁联运信息化建设、推动五定班列和港口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两地海关监管模式创新,实现“港口前置”,将两地发货装船时间由48小时缩短至12小时。
初审:付双举
复审:夏晓波
终审:王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