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以来,按照交通部、省交通厅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我市不断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市交通局根据我市通村公路建设目标的总体安排,立足于“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原则,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快速发展。在2003年竣工1300多公里的基础上,2004年再传捷报,当年实现硬质化路面竣工里程3322公里。使我市乡村公路硬质化路面里程增加到6033公里,其中通村里程达到4827公里,占通村公路总里程(7900公里)的61%,通行政村个数1237个,占行政村总数(1677个)的73%。
2004年取得的成绩,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为了实现我市2006年基本通村的目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为此, 2005年乡村公路前期准备工作本着“早准备、早动手、早开工”的原则,在2004年的岁末就悄悄地开始了。各项工作已经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展开。
2004年10月下旬,邹德东副局长主持召开2005年计划及前期准备工作协调会,初步敲定2005年的总体计划和各阶段工作思路。
2004年11月至12月底,各县(市)、区完成设计2700多公里,占总设计量的93%。
2005年1月1日开始,所有设计文件陆续上报市局乡道处,2月5日设计和预算审批工作基本结束。
2005年1月14日,农安县、德惠市乡村公路《招标公告》正式发出,招标工作陆续开始,至4月5日,全市乡村公路招标工作基本结束。
2005年1月,备料工作陆续展开,至3月末备料完成总量近60%
2005年2月,对2004年制定的《长春市乡村公路管理相关规定》全面进行了修改,使其内容更全面、科学适用。同时为规范内业管理,乡道处统一制定内业表格,并制作成光盘下发。
2005年3月2日,邹德东副局长主持召开各县(市)、区主管局长、乡道所长参加的2005年乡村公路工作布置会。会议明确了2005年各阶段工作目标 ,要求各地按计划安排认真落实。
2005年3月18日至21日,由市局乡道处组织全市乡村公路建设管理人员在市交通学校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我市乡村公路建设及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
2005年3月22日开始,由乡道处组织各县(市)、区对危险桥梁进行全面核查,取得我市危险桥梁整体状况的详实资料。
2005年3月31日,由局计划处组织实施的乡村公路“十一五”规划正式开始,各地在全市整体通村目标的指导下,“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实现乡村公路的网络化。
2005年4月5日至12日,由局乡道处组织对2004年的竣工项目进行复验,同时检查养护工作及2005年乡村公路备料情况。